药链资讯 资讯 如何积极应对慢性病风险因素?这三点要关注

如何积极应对慢性病风险因素?这三点要关注

全球每年有4100万人死于非传染性疾病,中国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数的88.5%。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三届大会“实现全民健康——干预慢性病危险因素,促进人群健康和生产力”分论坛上,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表示,吸烟、酗酒以及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可采用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以减少上述风险因素。

如何积极应对慢性病风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全民健康覆盖/改善人口健康事务助理总干事李爱兰表示,每1美元的投资就能为社会带来至少7美元的回报,这些回报体现为带动就业、提高生产和延长寿命。为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降低致病风险,例如减少吸烟酗酒,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比如为减少烟草的使用,政府及相关机构提出一系列控烟倡议及举措,在全球范围内吸烟者的数量大大减少。

提到控烟措施,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处(深圳市控烟办)负责人王岭介绍,深圳从2014年3月1日开始施行《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目前全市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已降至16.9%,提前实现了《“健康中国行动2030”规划纲要》中“计划到2030年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的控烟目标。一方面,深圳市控烟办作为控烟的协调部门,要统筹公安局、城管局、市场监管委、卫生监督局、文体旅游局等部门推进控烟执法;另一方面,运用微信小程序“别抽了”开展控烟工作,通过市民投诉、义工督导、部门执法、控烟办进行总体评估和评价等形成督导闭环,一系列组合拳使得深圳控烟成效显著。

立法、司法部门如何更好地推进慢性病防控等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创始人及主任、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智库儿童与法律组组长、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佟丽华表示,目前存在立法、司法部门对公共卫生领域专业问题了解不充分等问题。如何让专业的公共卫生、医学知识更通俗地被阐释,是目前面临的挑战。他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法律人士能够参与到公共卫生领域,让法律成为推动公共卫生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药链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lianzixun.cn/index.php/2024/07/18/6741ce7f3d026fb4c35d6ee809fb1556/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