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磊
山东省滨州市优抚医院立足心理学科优势,组建专业心理服务团队,以进军营、进学校、进社区(村)、进机关、进企业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活动为载体,叫响阳光心理“五进”服务品牌,多维助力全民“心”健康。打造专业队伍“组团”服务。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培训、心理教学等方面的特色优势,组建以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师为主体的“五进”心理服务团队,根据团队成员业务主攻方向及服务意向,结合服务对象需求随时调配组合,开展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开通“优情友意 抚慰心灵”心理健康服务热线,专业心理咨询师线上答疑解惑,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为阳光心理“五进”服务常态化提供重要载体。目前,服务团队成员已达26人,提供线上线下服务1000余次。
(上图:“心向阳光,守护健康”主题实践活动暨滨州市优抚医院阳光心理健康服务站揭牌仪式)
实现不同领域“动态”覆盖。医院主动邀请驻地部队官兵来院进行心理测查,为更好地为驻地官兵提供服务,自2020年以来,创新开展“阳光心理”进军营活动,组织心理专家走进驻滨部队,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心理测查等形式,贴心护航部队官兵心理健康。同时,医院将心理健康服务延伸到社区(村)、企业、机关、学校等领域,向全社会广泛传递“治未病”的理念。根据实地调研情况,每年选择特定的单位,派出心理健康服务团队,通过讲座、测查、互动、体验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授纾解压力方法,进行个案或团体治疗。自“五进”活动开展以来,共组织各类活动72次,涵盖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等各个年龄阶段,实现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
(上图:“阳光心理进军营”志愿服务活动)
着眼多元群体“问需”开方。问需部队。医院重点围绕部队官兵工作和训练中的常见问题开展咨询、预防与疏导等工作。针对武警部队开展新兵心理疾患识别,针对海警部队常年海上巡逻开展压力疏解,针对消防队员开展战斗心理应激与干预。问需校园。服务团队选择周一学校升国旗仪式、家长会等时点,通过心理公益讲座、家长心理沙龙、亲子关系心理游戏等方式,增强学生、学校、家长三方沟通互动。问需社区。开展心理健康科普、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指导等服务,组织测血压、血糖等义诊活动,将健康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问需机关。将阳光心理进机关与心理健康人才培育结合,通过心理健康公益巡讲、心理团体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手段,缓解机关职工工作及生活压力。问需企业。走进全市重大建设项目、重点企业,通过情绪疏导、团队互动、家庭关系、压力处理等多维度指导,提升企业一线职工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自活动开展以来,通过个别心理治疗和集体心理疏导服务各类群体8000余人次,发放心理健康宣传资料3000余份。
(上图:“未保友爱 健身强心”滨州市优抚医院心理健康服务行动)
签约军地单位“常态”推进。开展“五进”活动的同时,医院与滨州市军休所、军分区签订共建协议,在官兵心理教育、心理筛查、执行重大任务心理调适、心理侦查等方面开展常态化服务;与滨城区市西街道开展共建项目,先后在利民社区、彩虹湖社区等地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站,常态化开展心理援助项目;与滨州市残联探索开展残疾人心理疏导项目;与滨州团市委、滨州市教育局探索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项目,不断拓展阳光心理“五进”服务领域和群体,着力打造集宣教、咨询、治疗、康复为一体的全链条心理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