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贵阳网」
关注
贵阳网讯 记者从贵州省卫健委获悉,近年来,贵州省不断加强高血压疾病的健康教育和随访管理,打通从村级到省级的防治通道,现实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全面提高慢性病防控能力。
上个月月末,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由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的2021年贵州省高血压诊疗远程培训班在这里举行,来自全省1550家医疗机构的高血压诊疗中心主任、从事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3400多名骨干参加培训。培训现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血压科主任、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主任余振球教授通过远程系统,为大家讲解贵州省五级高血压防治网络与体系的管理。
“类似像这样规模大、覆盖广、针对性强的高血压防治工作远程培训,从2017年开始,我们已经组织开展了19次。”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葛川说。
作为我国高血压研究专家,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创始人,也是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成员,从2016年开始,余振球教授就开始致力于提高贵州省高血压防治工作。2017年7月,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在贵医附院挂牌成立。如今,贵州省高血压防治网络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打通了从省级到村级的防治通道,提高高血压等慢性病管理水平。围绕着目标,省高血压诊治中心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采取请进来和走下去的模式,为基层培养人才。除了从全省各地选拔年轻优秀的医生到省高血压诊疗中心进行跟班或进修培训学习,提高基层高血压诊疗技术水平在,还由省高血压诊疗中心主任余振球亲自带队,赴88个县市区开展教学查房,培训讲座等。
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治医生宋春颖告诉记者,通过培训收获很大。以前病人来了,如果有血压高,他们就直接开药。而现在则会先评估病情,看患者是否有肝肾功能不全,不会盲目用药,更严谨。截至目前,省高血压诊疗中心已经开展了50多批次的乡镇和社区高血压防治骨干医生“游学班”短期培训。同时,还利用远程医疗系统,对全省9个市州的乡村医生进行培训,打通最后一公里。通过多年的发展,贵州高血压防治网络从无到有,从弱渐强,群众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2017年,贵阳市高血压诊治中心在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挂牌成立,医院专门设立了高血压科,同时完成了一市、三县、六区的行政批复授牌和2600多人的高血压规范化诊疗培训。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贵阳市高血压诊疗中心负责人刘凌说,未来,他们想建立高血压数据库,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基层的慢性病管理水平上,让患者少跑路,数据多跑路。
据悉,《健康贵州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贵州省着力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加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患者的规范管理。到2022年和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43.1/10万及以下和216.1/10万及以下。近年来,贵州省以创建国家和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进慢性病防、治、康、管、保整体深度融合发展。坚持把家庭医生签约作为健康扶贫的基础性工作持续推动。
自2016年启动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规范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重症精神障碍四类重点慢性病患者的服务管理。各地不断健全完善慢性病监测体系,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筛查、健康教育和随访管理,提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防止脑血管病、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发生。
在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第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梅正在对辖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归档。她告诉记者,中心对辖区内的所有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进行严格筛查,签订家庭医生协议,实行电子信息追踪管理,确保不遗漏。
家住贵阳市南明区孟昭萍老人说,通过家庭医生的宣传,尽管已经70岁,自己却清楚的记得自己血压值。随着近些年高血压等慢性病知识的宣传,大家健康意识在逐渐增强。“我低压72,高压119,生活要低盐,经常都在量血压的”。
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杨惠表示,基层医疗机构是慢性病防控的主力。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继续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的做好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病诊疗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梅)
编辑:杨娜
统筹:汪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