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链资讯 健康 详解国内首个“互动保险计划”,和它背后的保险野心

详解国内首个“互动保险计划”,和它背后的保险野心

2018年9月,美国寿险巨头恒康人寿(John Hancock)做出决定——停止承保传统保险业务,以后只承保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只销售与健康数据行为相关联的互动式智能保单。

这家寿险公司表示,以后所有人寿保险都将附带活力,以此来奖励那些更健康、更长寿的客户。

所谓活力,即通过健身追踪服务,收集客户健身、健康状况,以此来给予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而健身追踪器,是恒康人寿和Vitality联手为人寿保险保单持有人提供的Fitbit智能手环。通过手环的记录,恒康人寿可了解投保人的运动水平及将健康活动。

这意味着,这家有着156年历史的寿险巨头放弃了传统的保险定价及经营模式,转而试图利用大数据实现保险的精准化定价。简单总结,即是“无数据不保险”。

有行业人士认为,这一转变实质上是保险公司角色的深刻转变——从一家“简单的风险承保服务商”向一家“风险预防和管理服务商”转变,保险的功能将从事后补偿、事后理赔,向“事前防范+事中介入+事后补偿”转型。

如今,这位大洋彼岸的美国寿险巨头迎来了一位中国门徒。

4月23日,中国太保子公司太平洋医疗健康发布移动健康管理服务品牌“太保妙健康”。同时,太保寿险、太平洋医疗健康联合妙健康、华为发布了太保首款基于可穿戴设备及体征数据的健康互动保险计划。

据官方介绍,所谓健康互动保单计划,是基于可穿戴智能健康设备和体质数据表现的,依托“太保秒健康”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引导投保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用户完成某种健康行为(跑步等),就会获得相应的健康激励(如赠送智能设备、购物卡),以此刺激用户保持健康的行为习惯。

险企发力大健康

在这份健康互动保单计划背后,中国太保与妙健康是两大主角。

前者中国太保是在1991年成立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保险集团公司,是国内四大A股上市险企之一。作为传统保险公司巨头,保险科技也成为其转型的关键词之一。

中国太保总裁贺青曾在年报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在新领域布局方面,重点是科技保险,以及健康、养老领域,希望在2018年初步启动的前提下,在2019年能够推向深入。

中国太保寿险董事长徐敬惠向钛媒体具体介绍了公司转型中的业务调整,“一方面通过服务创造价值,健康养老正在成为公司服务外沿拓展的新支撑;一方面构建数字化生态圈,围绕客户全生面周期的体验,捕捉个性化需求,提供精准的产品和方案。”

在这一背景下,“太保妙健康”的发布,可以看作是中国太保在转型过程中布下的一枚棋子。

公开资料显示,妙健康最早是北京妙医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健康行为管理平台,隶属于三胞集团大健康战略板块。最早该项目于2014年3月运营,2015年12月成立新公司北京妙医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独立运营,并于2016年第一季度完成1亿元A轮融资,由融汇资本领投。

2017年4月,妙健康完成2.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中信资本与农银无锡基金联合投资;同年9月再次获得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资方为江中中医药基金(中叶资本和江中集团联合发起设立)。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初,太平洋医疗健康领投了“妙健康”的C轮融资。彼时,妙健康与中国太保宣布双方将集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医疗康复及健康管理技术,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的健康管理闭环,共同研发推广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深度融合模式。

事实上,太保仅是发力“大健康”领域的险企之一。公开资料显示,泰康人寿成立健康管理子公司;中国平安成立医疗健康生态系统子公司平安好医生;众安保险则成立了众安生命。

与此同时,健康险业务的地位在险企中愈发重要。数据显示,2018年保险全行业的保费同比增长率仅3.92%,而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448.13亿元,同比增长24.12%,在各大类保险业务中增速最高。

互动保单计划的背后

险企纷纷发力“大健康”,但在目前所有险企的健康险领域的探索中,健康互动保险计划是一个较为亮眼的创新尝试。按照官方介绍,完成提供的健康促进计划,用户就会获得相应的健康激励,通过健康激励刺激用户保持健康的行为习惯。

本质上看,这是一份“保险+健康管理”方案。对于用户而言,健康管理能够帮助用户提升健康水平,降低健康风险,对于险企来说,此举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客户粘性,扩展保险业务的产业链条。

但是,实现对于用户的实时追踪、持续干预的前提是健康数据的获取与分析。包括健康管理在内的大健康行业都或多或少面临“数据孤岛”的现象。

妙健康CEO孔飞向钛媒体表示,健康数据领域是妙健康的壁垒所在。公开资料显示,妙健康目前已收集了超过4000万名用户的大量健康行为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从运动、睡眠、营养、心理四个方面打造出专业的健康管理方案,已取得用户日均步数增长1.7倍、日均睡眠时间延长35分钟等成果。

孔飞表示,在智能健康穿戴设备方面,妙健康提供了包含Fitbit、Garmin、小米、华为等数十个品牌28个品类的300余款智能健康穿戴设备,并已打通了这些设备的数据,以此构建个人健康数据画像。

其次,如何提高用户的使用黏性是另一大难点。对此,孔飞选择的策略是游戏化运营。

游戏运营中的“等级体系”、“任务收集”、“即时反馈”等能够调动用户的积极性的要素被孔飞植入健康管理。孔飞表示:“只有高频的场景才有可能成为入口级的应用,对于健康服务而言亦然。如果说我们要做健康场景,就要把低频的场景聚合起来成为高频。其中,游戏化运营是健康管理行业的痛点——用户依从性的关键手段。”

最后,基于数据之上的人工智能分析同样也是健康管理需要跨越的壁垒之一。

孔飞提到,在妙健康的互动式保单实践中,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妙健康数据追踪能力的大数据算法,给客户打上不同的标签,在交互过程中不断重新定义客户,得到更精准的用户画像,进而推荐新的健康计划,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的推荐方案,并随着每天的数据输入而不断改进计划。

总而言之,健康数据的连接平台、提升连接能力、人工智能的能力和游戏化运营的能力,决定了未来保单互动能否顺利落地的关键能力。

尽管这种互动保单模式开始收到全球保险业的关注,但想要在中国全面推行,眼下尚有难度。

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是可穿戴设备在人群中的覆盖面和普及度与欧美国家相比尚有差距;二是受众的保险意识和理念尚未与国际成熟市场同步,多数保单持有人对保险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事后补偿”上;三是保险公司还没有具备支撑这一转型的历史数据基础、后台系统及经验等条件。

但可以确定的是,科技正在愈发颠覆现在保险公司的竞争格局。

在决定停止承保传统保单的公开信中,恒康人寿提到的这句话或许值得注意,“过去十年中最重要的商业教训是,破坏可能会在一夜之间改变一个行业。如果你没有及时感知到信号以跟上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和新技术的步伐,就无法在行业里名列前茅。”(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蔡鹏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药链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lianzixun.cn/index.php/2019/04/29/1065cc357c0c3e1295aa748d5ea72067/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