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链资讯 设备 可穿戴式心电仪实时监控 助力心脏疾病早筛防治

可穿戴式心电仪实时监控 助力心脏疾病早筛防治

封面新闻记者简婷婷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患病人数达2.9亿。关注心脏健康,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心血管疾病已形成普遍的社会共识。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要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健康预防和及早筛查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突破点。

9月,发改委等21部委联合印发《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提出将实施10项重大工程,其中包括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工程,支持前沿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来推动重大疾病的早期筛查。

为此,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可穿戴式“北斗心合心电仪”应运而生。并于12月15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活动现场邀请了全国知名心内科专家进行心内疾病方面的主题演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志忠在活动现场称,晚上吃主食,比如大米或者面食,会让身体血糖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从而导致心脏疾病发生。因此,心脏疾病的高危人群,建议晚餐少量摄入主食。

据了解,北斗心合团队依靠公司在时间频率及北斗卫星应用领域多年来的技术积淀,结合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开展对人体心脏节律信号的采集、传输、存储以及处理等技术研究, 推出了首款“北斗心合”贴片式可穿戴动态心电记录仪。通过在胸前佩戴一个轻薄无感的心电仪,实现对人体心电信号连续采集,为房颤等心脏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做出相应的干预提供了筛查手段。

该公司副总工程师李斌称,可穿戴式设备,代表着未来医疗器械的发展趋势。该产品可广泛用于家庭、康养及医疗机构等应用场景,特别是能对房颤患者的早期发现和筛查有积极作用。该产品具有智能数据传输、AI推送心脏健康报告等功能,其准确率高达97%。作为一款近似无感佩戴的医疗级心电监测产品,其佩戴舒适,由于只有手表直径大小,可随身贴用,想用就用,没有导联线束缚,晚上睡觉也不会影响睡眠质量。AI心脏健康报告和通过手机记录下来的实时心电图,可为用户就诊时提供重要依据。用户佩戴该产品在淋浴时也能不间断监测心电。并适用于亚健康人群的早期心律失常筛查、慢病及术后患者的日常心电监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药链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lianzixun.cn/index.php/2019/12/16/8ab6b5e79f578bd8931881193f69ff86/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