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黄依婷
编辑丨马诗晴
说到X线探测器,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一种特殊的“照相机”,能照出人体、物体内部情况,在健康检查、安检、工业检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虽然下游应用广泛,但这个赛道由于技术门槛高,具备自研能力的“实力派”选手并不多。全球范围内能叫得上名的,也仅有万睿视、泰雷兹、佳能等不过10家厂商,它们大部分都是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店。
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几家国内厂商终得以跻身这个赛道,为国产替代带来希望。康众医疗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它在全球医疗及宠物医疗市场占据了3%的份额,位列全球第九,国内第二。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它始终活跃在一线,供应了大量移动探测设备,助力病情检测。
与大部分停留在集成阶段的同行相比,康众医疗自研技术先进。但不可避免地,人们会将它与另一家厂商,亦是国内老大——奕瑞光电子作比较。无论是资金、团队还是产品规模,康众医疗都略显逊色,甚至与其在传统医疗市场的交锋中疑似“节节败退”。好在康众医疗往高端医疗、工业等领域的转型,已初见成效,规模甚至超过前者。
那么,在X线探测器市场,康众医疗成长性几何?与奕瑞光电子相比,优势几何?
X线探测器稀缺标的
自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X线探测器已发展了100多年。如今,这个赛道已相当成熟,增速趋于稳定:
2018年,以X射线为主的全球医学影像市场规模为268.8亿美元。根据HIS Markit预测,至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324.3亿美元,5年年均复合增速约3.8%。
和半导体市场类似,中国市场由于起步晚,在最近十几年内奋起直追,发展步伐略快于全球。当前,我国医疗影像市场规模13.44亿美元,仅占全球市场的5%,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速达6.2%。然而,在很多高端领域,我国仍存在技术空白,市场处于起步之际,增速明显:
例如,在放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应用场景中,动态X线平板的读出速率和分辨率必须非常高。但大多数厂商技术不成熟,连万睿视、Rayence等头部厂商亦在积极探索更先进技术。整个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缺口大、规模增速明显。根据预测,至2023 年,我国医疗和宠物医疗动态平板探测器出货量将达到5417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6%。
也就是说,百亿美元规模的全球X线探测器市场,呈现出“总体稳定增长,局部快速发展”的格局。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到行业参与者的时候,却会发现,全球数字化X线探测器生产厂家不到20家,其中,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并达成稳定量产的不到10家。究其原因,还是高技术门槛导致。
以目前平板探测器的主流技术路径——非晶硅TFT/PD为例,我们可以看出为何它能将大部分厂商“拒之门外”:
非晶硅TFT-PD由TFT和PD两个非晶硅器件组成,其中PD可捕获可见光光子并转换为电信号,TFT则将PD转化的电信号在特定的时间片段传出,并作积分、放大、模数转换等处理。由于成像速度快、稳定性高、环境适应性好,非晶硅TFT-PD被主流厂商普及应用。
尽管这两种器件最终委托给上游厂商生产,但要达到探测器对器件的高敏感度要求,探测器设计人员必须对器件的材料和性能有深刻理解,并在生产工艺方面有成熟经验,方能设计出可运行的产品。另一方面,具备TFT-PD生产能力的上游厂家原本就不多,各家工艺和技术也不相同。这要求平板厂商与上游共同调试工艺,才能提高良率。
这些经验背后,是厂商日积月累调试设备、迭代产品才能得出的“独门秘诀”。如康众医疗、奕瑞光电子的核心技术人员团队,平均都有20年以上从业经验。这种“时间门槛”,对于新成立公司而言,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作为。
此外,闪烁体对厂商经验也要求颇高。闪烁体是将X光转换为可见光的重要部件,它的核心工艺——碘化铯蒸镀技术虽然不难掌握,但要达到“精湛”的水准,却极大地考察厂商工艺能力。绝大部分国内厂商只能通过外购碘化铯屏以绕过技术障碍。
TFT-PD和闪烁体两大技术门槛,阻拦了大批企业,让他们只能局限于“集成商”的身份,做一些外购零部件,再组装成品的简单工作。而身处赛道内的康众医疗,则有着“独门秘诀”:
除拥有对TFT-PD的设计技术,康众医疗还直接掌握了制造技术,并将其授权给下游厂商,辅助生产;在闪烁体方面,公司蒸镀能力已从每炉每次一片提升至每炉每次多片,并保持高良率水平。这种高超工艺,体现为公司有能力在所有产品上使用高性能碘化铯作为闪烁体。相比之下,其他厂商受制于低良率,往往只在高端产品上使用碘化铯材料。
有先进技术支持,康众医疗这几年业绩成长亮眼:2017至2019年,公司营收从1.98亿元增长至2.35亿元,增长率18.7%;净利润从2159万增长至4818万元,增长率123%。以3%的市占率,康众医疗位列全球第九、全国第二。
作为第二个上报科创板的X线探测器企业,康众医疗常常与第一家上报科创板的同行,也是国内老大——奕瑞光电子正面交锋。与行业第一相比,康众医疗实力几何?
疑被行业老大“挤占”市场
康众医疗与奕瑞光电子的首次交锋,就在传统普放系列产品阵地。
普放系列产品主要被用于固定或移动式影像系统,在健康检查、ICU、急诊科等场景有广泛应用。在新冠疫情中,移动X线探测器是核酸试剂盒以外,另一高效而快捷的病情检测手段,在雷神山医院在内的疫区前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康众医疗的第一大产品线,普放系列产品占据了其营收总额的62.1%,贡献了公司业绩半壁江山。然而,从规模上看,该系列产品近年来表现却不如人意:
2017至2019年,公司普放医疗系列产品营收从1.5亿逐年下滑至1.4亿,毛利率也从38.8%下滑至38.2%。营收和利润双降,似乎表明该产品市场空间正受到“挤占”。
与康众医疗普放系列产品业绩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奕瑞光电子该系列产品收入规模的大幅上升。其普放无线产品,营收从2017年的1.1亿飞速增长至2019年的2.8亿,增长率高达155%。
这两年,奕瑞光电子不懈地迭代产品,其推出的第三代无线产品Mars1417V3 和Mars1717V3,得到了强烈的市场反应,成为其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除了吸引柯尼卡、上海联影和东软医疗等老牌客户持续合作,奕瑞光电子还开拓了DRGEM、富士等新客户,在全球建立起强大的品牌效应。
无可讳言,与奕瑞光电子2019年5亿以上的营收规模、将近160人的研发团队规模相比,康众医疗2.3亿营收、44人研发团队略显逊色。在产能方面,公司年产6006台平板探测器的规模也仅达到前者的一半水平。
品牌及资金、研发等规模上的劣势,让康众医疗在普放系列产品竞争中,不敌对手奕瑞光电子。面对对手的强势“挤占”,康众医疗又该何去何从?
拓展高端医疗与工业领域
在传统普放系列产品阵地“失之东隅”,康众医疗却在转型高端医疗及工业过程中“收之桑榆”。
近年来,康众医疗拓展高端医疗市场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方面,在静态传感器领域,公司积极开发了乳腺探测器。乳腺探测器对分辨率、辐射剂量等性能指标有着更高要求,其商业化本身也证明了公司强劲技术实力。
2018 年以来,康众医疗优化了乳腺产品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良率,获得很好的市场反应。三年内,其乳腺产品收入从602万增长至1325万,扩了一倍不止。2019年,其规模甚至超过奕瑞光电子。
另一方面,在快速发展的动态X线平板领域,康众医疗进步更为明显。2017至2019年,其营收从393万飞速增至1015万,增长了158%。公司正在研发的10多种研发项目中,有3个重点项目与动态成像技术相关。
如果说百亿美元级医疗市场对X线探测器而言是一片相对平静的汪洋,那么其另一应用领域——工业市场同样广阔,它发展不久,仍是待开发的蓝海。
2019年,全球无损检测设备的市场规模为167.2亿美元。而根据Yole 2018年的统计数据,全球X线探测器应用于工业领域的份额仅占9%。到2024年,这一数字将扩大至约11%。动力电池、半导体封测等热门市场,都是X线探测器用武之地。
当前,康众医疗工业探测器正处于大规模增长阶段。公司推出的柔性屏幕探测器,由于具备成像分辨率高、环境适应性好等优势,在无损探伤、安检排爆等场景有强劲需求。2019年,公司工业探测器销售规模6210万,三年复合增速。按这一规模估算,在工业蓝海市场,康众医疗已拔得头筹,赢得巨大成长空间。
X线探测器是一个相对“高冷”的赛道,没有“独门秘诀”,就没有“参赛资格”。康众医疗以出色的技术实力,成为这个领域优秀的中国选手。然而,受制于规模与品牌劣势,康众医疗传统产品市场被对手一再抢占。好在公司尽早向高端医疗与工业领域拓展,已取得明显成效,亦为未来谋得更大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