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简章
一、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概况
01学院概况
基础医学院是郑州大学医药类本科各专业医学教育的主体教学院系,同时为大学的其它相关专业提供基础医学教学平台。
学院下设10个系,1个基础医学实验中心,4个科级办公室,是国务院审批的首批获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承担着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麻醉、药学、护理等医科各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并承担着5年制和“5+3一体化”的临床医学专业及医学影像、医学麻醉等专业前2年半的教学管理工作。
02发展历程
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河南中山大学,1952年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1984年河南医学院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基础部更名为基础医学院。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成立了新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为郑州大学的二级学院。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是国务院恢复学位制后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于2007年被批准为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我院也是河南省首家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1991)单位。学院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省级特色学科1个(肿瘤防治)。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序列。经过90余年的建设调整,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现已成为我校医学教育、科研、人才培养力量较雄厚的院系之一,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
03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98人,其中正高34人、副高7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7人,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9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4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5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9人,河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4人,中原领军人才4人,中原拔尖人才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7人,郑州大学学科特聘教授15人,郑州大学学科讲席教授4人,郑州大学青年拔尖人才4人。
一:本科教学面向的专业和学生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
临床医学专业
基础医学(国际化班)
医学影像学
麻醉学
医学检验技术
口腔医学
预防医学
儿科学
药学
药物制剂
康复治疗学
护理学(涵盖9个院系、14个专业)
二:研究生培养
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法医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分子药理学
神经生物学
药学、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生理学硕士点
神经生物学硕士点
遗传学硕士点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点
药理学硕士点
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组织学与胚胎学(2020),医学遗传学(线上2023),病理生理学(线上线下混合2023),临床解剖学(线上线下混合2023),人体寄生虫学(线下2023)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组织学与胚胎学(2013)人体寄生虫学(网络,2013)
●国家级精品课程
组织学与胚胎学(2007)人体寄生虫学(网络,2010)
●河南省本科一流专业(基础医学)2020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2007)
局部解剖学虚拟仿真教学项目(2018)
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019)
●河南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2022
●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组(2018)人体解剖学课程组(2019)病原生物学课程组(201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组(2020)、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组(2020)
●省级教学团队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团队
●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病理生理学(2019)局部解剖学(2020)系统解剖学(2021)法医学(2021)医学遗传学(2021)
●省级一流课程
组织学与胚胎学(2020)病理生理学(2021)机能学实验II(2021)临床解剖学(2021)药理学(2021)医学遗传学(2021)人体寄生虫学(2021)生理学(2022)医学免疫学(2022)系统解剖学(2022)医学细胞生物学(2022)法医学(2022)
●省级一流虚拟仿真实验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虚拟仿真实验
●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85项
●校级精品课程9门
●校级教学团队2个
●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397项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专业拔尖基地建设项目(2020)
四:教学荣誉
●全国师德标兵1人
●全国优秀教师3人
●宝钢优秀教师2人
●河南省优秀教师4人
●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
●河南省文明教师3人
●河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
●河南省师德标兵1人
●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2人
●河南省教学标兵4人
●“河南省高教系统优秀教学单位”称号
(数码互动形态学实验室局部解剖学虚拟实验室)
(电镜实验室智慧教室)
04学科建设
基础医学学科是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建设学科、河南省重点培育一流学科,目前基础医学的“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学科已被列入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和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工程。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组织学与胚胎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细胞与基因治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团队5个(肿瘤的发病机制与生物治疗、肿瘤基因治疗、新药药理研究与评价、重大疾病药物基因组学、神经损伤与修复)。
05科学研究
在科学研究方面,围绕国家需求,瞄准学科前沿,凝练研究方向。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3项。研究成果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部分论文发表在Nature或子刊上,部分论文为ESI高被引论文。另外,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8项。
06国际合作
近年来,学院与美国、英国、挪威和澳大利亚等海外高校及研究机构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癌症研究所联合成立“细胞与基因治疗国际联合实验室”以及与美国Minnesota大学Hormel医学研究院联合成立“癌症化学预防中美联合实验室”,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获批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二、基础医学院专业介绍
01招生情况
2015年开始招生。2015年-2021年,每年招生30-40人,2022年起扩大招生规模为80人/年。
02核心课程
正常人体形态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正常人体机能与代谢(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感染与防御(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临床医学基础课程、实验动物学、大型仪器原理和应用、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
03培养模式
(1)课程学习:大班和小班上课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全部专业理论课和实验课实现小班上课。
(2)专业能力培养:采用全程班主任制、导师制、书院化培养模式。选拔最优秀教师做科研导师,一对一进行科研培训。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与实验,培养学生科研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2018年全国基础医学实验设计大赛获奖)
04培养特色
根据国家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的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实行全程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精英培养模式,已申报国家基础学科计划2.0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近年来每年选派优秀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国外访学,积极组织基础医学学生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迄今有3届毕业生,应届学生继续深造率分别为60.71%、83.33%、89.74%;其中进入中科院、北大、清华等985高校的学生人数超过50%。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赴德国汉堡大学、哥廷根大学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学)
(基础医学专业学生毕业照片)
05毕业和就业
(1)考研继续深造
(2)科研机构从事专职研究工作;
(3)医学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4)各大医院科研岗、专业实验室技术工作;
(5)生物医药、技术公司从事科研和开发;
(6)国家公务员。
欢迎关注“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获取关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大学的精彩资讯
本文转载自郑大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