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7月26日讯(通讯员 邓颖 陈偶英)7月24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湖南中医药大学彭清华教授主持的《“四位一体”能力导向的中医学研究生传承创新人才培养43年探索与实践》和陈偶英教授主持的《红专并进、双轨共振—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均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此次获奖是该校时隔30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又一次突破,是全国中医药类高校中唯一一所在本届国家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中获得两项奖励的单位。
教学成果《“四位一体”能力导向的中医学研究生传承创新人才培养43年探索与实践》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独立完成,成果完成人有彭清华、喻嵘、胡志希、谢雪姣、刘旺华、姚小磊、陈小平、尤昭玲、周小青、袁肇凯、胡淑娟、臧家栋、孙国辉、陈青、肖碧跃。针对“中医临床思维弱化,科研创新能力不足”这一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共性问题,项目提出了“汲取湖湘文化精髓、传承中医经典理论、强化中医临床思维与实践技能训练、突出临床能力培养、注重创新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导向的“交互式”教学改革,构建了以中医经典传承和湖湘中医文化为基础、临床技能培养为核心、运用能力为目标、创新发展为动力,增强学生“文化传承、经典解读、临床运用、创新发展”四位一体能力为导向的中医研究生传承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教学成果《红专并进、双轨共振—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由湖南中医药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完成单位,牵手中南大学协同育人。成果完成人有陈偶英、唐四元、彭清华、张静平、王红红、陈燕、罗尧岳、李东雅、秦莉花、朱海利、潘晓彦、廖若夷、朱丽辉、谌永毅、朱红英。成果通过“以红为引”“以专为本”,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红专并进”;通过“以校培专”“以院促能”,推动学校教学与医院实践融汇融通,实现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双轨共振”。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4年评选一次,是由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奖励,是我国教育教学领域政府类的最高奖励。此次湖南中医药大学一举获得2项国家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覆盖中医学与护理学两大学科,是该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打造鲜明特色的育人标志性成果;是该校多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狠抓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实践成果;是继承学校优良传统,适应新时代对研究生教育新要求,不断探索改革创新的理论成果,将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能让学生毕业后就可以治疗疾病 那才能给中医带来发展的方向。教授要有临床经验丰富。有的病可以药到病除。才能显示中医的特色。
真要做到药到病除,应该是病人越来越少才对,可惜这不是医院所看到的,这也是为什么民间中医被打压的根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是个好学校
如何提高中医药专业各类毕业生的应知、应会能力,才是弘扬中医药发展的王道。
没有成果的成果[捂脸]
问下清华教授中医药中张仲景是否真有(友)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