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链资讯 健康 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哪些传染病高发?如何降低混合感染风险?|第2眼

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哪些传染病高发?如何降低混合感染风险?|第2眼

发热、咳嗽、咽痛……近期,不少市民反映自己出现一些呼吸道疾病症状,部分医院呼吸科、小儿内科等科室就诊量有所增加。

11月13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目前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

秋冬季节,低温、低湿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毒的生存和传播,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更应做好预防。秋冬季节有哪些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如何有效预防?关于秋冬季传染病,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侵入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有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哪些?

1、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感染后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一般咳嗽比较剧烈,而且在发热退后咳嗽还可能持续1-2周。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播方式主要为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

2、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咳嗽、流涕等,全身症状明显。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遍对流感病毒易感。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降低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负担的最有效手段。由于每年流感流行毒株可能发生变化,流感疫苗成分会根据当年流行的毒株进行相应调整,且既往接种疫苗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一般持续6—8个月,之后保护效力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因此,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持续获得免疫力。

3、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腮最有效的方法,目前预防疫苗是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即麻腮风疫苗)。儿童在8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可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有明显季节性特点,冬春季高发,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脑为疫苗可预防性疾病。目前国家免费流脑疫苗接种程序为6月龄和9月龄婴儿接种流脑A群多糖疫苗,3周岁和6周岁幼儿接种流脑A+C群多糖疫苗。如未接种流脑疫苗或未完成规定剂次,可前往当地预防接种门诊,根据补种者年龄进行补种。

5、新冠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感染后多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发热多为中低热,部分病例亦可表现为高热,热程多不超过3天。

6、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主要症状为发热、红色斑丘疹,并伴有咳嗽、流涕、咽痛、全身乏力等,皮疹出现之前,口腔内颊黏膜上出现白色或蓝白色斑点(柯氏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麻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预防麻疹的关键措施是易感者主动接种麻疹疫苗。

自2020年6月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使用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即麻腮风疫苗)进行儿童常规免疫。共接种2剂次,8月龄、18月龄婴儿各接种1剂次。

哪些人更易出现混合感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指出,要特别关注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因为不论是流感、新冠病毒还是支原体,一旦引发上呼吸道感染,都会破坏上呼吸道的免疫屏障,而一旦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出现肺炎症状,可能就会继发细菌感染。

“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本身可能就有一些肺部的疾病、支气管的疾病,在感染以后可诱发细菌感染,继而加重病情,导致病情恶化。”王贵强说。

他表示,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更易出现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所以病原诊断很重要。另外,一旦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肺炎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确实存在混合感染的情况。”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徐保平介绍,儿童也要加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也避免接触患病的病人,减少连续感染和混合感染的可能。

哪些症状需及时就医?

徐保平指出,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是病毒感染,除了流感病毒以外的其他病毒都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主要就是对症治疗,如果孩子只是有点呼吸道症状,有点发热,食欲活动也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在家观察,对症治疗。

出现何种情况需要警惕?她提醒,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观察两到三天,如果呼吸道症状加重,比如咳嗽越来越厉害、喘息、呼吸特别快、呼吸费力等等,孩子可能出现了下呼吸道症状,或是肺炎的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建议,如果孩子持续高热40°C以上,或持续高热超过3天,要及时去医院。此外,因为支原体肺炎早期表现主要是刺激性的干咳和高热,当孩子咳嗽非常严重,甚至会影响日常的作息生活时,也要尽早去医院。

“还可以看孩子的精神状态。比如发烧以后精神特别差,即便体温下来了状态也很差,或出现了呕吐、频繁腹泻甚至呼吸困难等情况,都需要尽早去医院。”王荃说。

对于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人群,王贵强建议,如果有高热、明显的咳嗽、咳黄痰等症状,就可能有继发的细菌感染风险,一定要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积极接种疫苗。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新冠、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按国家免疫程序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相应疫苗。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3、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家庭生活场所日常应以常规清洁和通风为主,如家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或罹患传染病时,应加强消毒,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4、做好健康监测。密切留意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如有发热、咳嗽、流涕等不适症状时,科学佩戴口罩,视情况到医疗机构就诊,尽量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待痊愈后再返学返工。

5、做好自身防护。尽可能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客运场站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倡导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6、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预防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保持规律生活作息,适度运动,合理膳食,保持良好心态。

(参考资料图:央视新闻、华声在线、中新网、人民日报、新华社、健康中国、健康江苏公众号、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话题主持 | 记者 梁泽铭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李各力校对 | 彭继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药链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lianzixun.cn/index.php/2023/11/13/bd84ef14cd5066bd16cd6f3e741ae5ae/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