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效。
近年来,我国着力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梯次减负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医药招采制度改革,建立完善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六年来,累计新增药品744个,在保障常用药可及性的基础上,提高重大疾病和特殊人群的用药保障水平。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累计7.2亿人次获益,为群众减负超过7000亿元。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同时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2023年全国参加生育保险2.49亿人;新生儿从“落户才参保”变成“落地即参保”,凭出生医学证明就可以在线上参保;目前,已有2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医保改革真给力,看病用药更安心!
将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是医疗保障制度的一大创新,惠及更多家庭。
这种制度体系有利于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保障合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全面、更有力的医疗保障。
增加药品目录、提高重大疾病用药保障等措施,切实为患者带来了福音,让治病不再难、不再贵。
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将有效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让人们病有所医、医有所保。
这一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提升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使更多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是保障人民健康福祉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全民健康覆盖迈出了坚实步伐!
生育保险政策的优化,如新生儿“落地即参保”,体现了对妇女儿童健康的特别关爱。
该体系的建设能够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必然选择。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稳步推进,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重要支撑,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有质量。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是推动我国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彰显了政府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将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不断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让看病不再难、不再贵,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助于减轻群众就医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此举将加强医保基金的监管和使用效率,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守护好群众的“救命钱”。
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入手,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了更加健全的医疗保障,人们可以更加安心地工作和生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视,让人们在面对疾病时有了更多的底气。
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是对民生需求的积极回应,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