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链资讯 药物 “一张病历三处错误”,儿科医生开错抗生素剂量致6岁孩子昏迷?

“一张病历三处错误”,儿科医生开错抗生素剂量致6岁孩子昏迷?

家长网曝深圳市某医院一医生开错阿奇霉素剂量致女儿昏迷。医疗人士提醒,这种抗生素类药物是长效药,一天一次别多吃,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

6岁女儿遭罪

阿奇霉素一天三次吃了3倍的量?

这位女童的妈妈称一周来,6岁10个月大的女儿遭了罪。“10月23日高烧39.6℃,第一天和第三天分别去医院查了血常规和咽拭子,流感和支原体都是阴性。”

“第五天,也就是10月27号,高烧不退,再次前往医院。我要求拍片查肺部,并查了支原体,检查出支原体感染的肺炎。”

女童的妈妈表示,就是这一天,在门诊部涉事女医生接诊。女童妈妈称,一张门诊病历里面有三处错误——

女童的病历

一是注射剂量错误;二是输液头孢抗生素后,还让孩子口服头孢,一天两次;第三就是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用量一天三次。

“因为阿奇霉素对肠胃副作用很大,一天只能吃一次。吃3天停4天,但这个医生让孩子一天吃三次,吃了3倍的量。导致上吐下泻,不能进食,整个人虚脱到昏迷状态。”

女童妈妈表示,医生让孩子一天吃3次阿奇霉素

大人孩子被折腾

住院部医生发现阿奇霉素剂量不对

女童的妈妈表示:“10月30号紧急进入住院部,才被住院部的医生发现阿奇霉素剂量不对。我女儿在做各种检查的时候都是处于昏迷状态,整整一周,孩子日渐消瘦,并且只能躺着,坐起来就会头晕,也不能下床走动。”

女童的妈妈认为这是医生的不尽职造成的,既折腾了孩子,也折腾家长。

有网友留言称:“阿奇霉素不能大剂量吃,这个医生太水了吧?”

女童的妈妈回复称:“这个不是水平差,是没得责任心。”

有网友称:“我儿子两个多月时因甲流住院,医生给开了一天三次,一次两包的头孢,服药后没多久就上吐下泻,拉的臭臭还带血,找医生一下子就减量成一次三分之二包,真的,从此我就没有去过这家医院。”

另有网友表示:“我家孩子支气管炎,在宝安人民医院,医生也是开的阿奇霉素,每次1.8包,每日一次,他爸爸昨天给他吃了两次。”

相关医院回应

“用药量判断不了,这个具体要问医生”

“是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一天是服用三次,是医生已经处理过了吗?”11月9日,深圳某医院工作人员回应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称,“您是刚才跟我们同事沟通过吗?我们这边是接受孩子监护人的投诉,具体媒体对接不是我们这边,这个家长没有跟我们反馈,我们暂时没有接到有这样的投诉,具体有没有对陈医生做出处理,我们还不太清楚,因为家长不是通过我们这边来和医院沟通的。”

记者询问需要和医院哪个部门对接沟通,工作人员答复称:“这个需要家长、监护人来跟我们沟通。”

对于女童家长反映阿奇霉素超剂量使用问题,工作人员表示:“我不是医生,我没有办法告诉你,用量我判断不了。一般投诉是在我们这个部门,我们这个部门没有调查过这个事情,所以这个我不太清楚。你可以把家长的联系方式给我们,我们跟家长沟通。”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无法向记者提供医院其他部门的电话:“我们是投诉部门,你要投诉反馈,我们可以记录下来。用药量,这个具体要问医生。”

11月9日、10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多次致电该院内科综合门诊,希望联系涉事主治医师,但其办公电话一直无法接通。

医疗人士解读

一天一次别多吃,长效药对胃肠刺激大

国内一位医疗人士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这种抗生素类药物,“这个有三天吃法有五天吃法,严格按照说明书就可以,但别多吃,它对胃肠道刺激大,它是长效的,代谢慢,一般一天一次,服用几天后要停用。”

健康药典显示,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每日口服药一次,溶于水中,服用前搅拌均匀,可与食物同时服用。

健康药典规定,儿童用药建议其总剂量最高不超过1.5克,请在医生指导和成人监护下用药。体重15到25公斤重的3至8岁的儿童,每日服用2克,一次连续服用三日,而且用药期间需注意监测相关不良反应。

如果服用过量可能出现晕厥或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此时应立即停药并寻求急救处理。

资深医生建议

阅读说明书按规定服用,应规范用法

11月9日,陕西一位资深呼吸科医生接受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认为涉事医生使用阿奇霉素总量倒也没有啥,“一天0.6克,稍微超了一点点,这个也有可能是医生笔误或者别的啥问题。”

对于阿奇霉素用药,这位医生表示:“现在比较混乱,各种文献上也有,超说明书用药也有,一些个人的经验用法也有。建议规范这个用法,家长应该阅读阿奇霉素的说明书看看,说明上是有(用量)的。”

(来源:华商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药链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lianzixun.cn/index.php/2023/11/10/d5fae40aa9e073b04a96c4ad2b1efc8d/

作者: admin

回复 软桃冰茶9426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55条评论

    1. 我认识的小孩,记忆力逻辑能力都很一般,小学初中都学不好的人,却从14岁开始就发表医学论文,高考很低分直接保送临床直博。所以并不是医生不仔细,而是现在有很多没这个能力却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

    1. 药房有时发现问题也没用,医生说就得大剂量点,不然没用。现在也有各种文献,都是超说明书用药。也没法一一核对,只得跟医生沟通,沟通不了只能听医生的。为啥这般清楚?问就是我一苦逼药师,跟医生沟通: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你职称也没我高[温暖]

    2. 这情况我们就打电话让医生双签字 不签就不发药或者让领导来解决 不然出事我们也得担责 但只要有双签字就无所谓了 死了人跟药房也没关系[左捂脸]

  1. 这不能一概而论,我以前看中医,药房的医生看了后,用笔画了其中一味药,说要医生签字后才发药,当我拿到处方再去找医生时,医生看了一下,马上签字了,并且我吃了也还好。(有些剂量可能是凭经验开的)

    1. 超剂量不一定有事,只要医生签字就行了,有些药根据临床经验就是要超剂量用药,药房的责任只是发现问题反馈给医生确保不是开错了。医生也是人,难免会疏忽。

    1. 医院一包都开的这种,三天或者五天疗法,我家15Kg的男宝,医生让吃一包半我都没理他,我老婆非要按医嘱用量给孩子吃,最后还是犟不过我,一天只吃一包,说明书上有要药剂量说明的,一般不要超就行了

  2. 当了母亲后,孩子常用药我都很清楚它们的作用及用量,会自己关注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包括看化验单指标。不是不信任大夫,而是大夫每天接诊量都很大,我怕有失误,而且大夫有时用药千篇一律,家长要有基本常识辩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